海南社会组织网

回望2019·海南篇:汇聚力量 打造民生保障新高地

2019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19年,海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打造海南民生保障新高地。

  聚焦民生保障 构建梯度救助格局

  民生无小事,点滴总关情。低保家庭的柴米油盐,特困供养对象的冷暖起居,海南各级民政部门始终记在心上,用爱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建设海南自贸港,更要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全省民政系统始终加快推进民政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今年3月,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再次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标准,确保全省农村低保标准始终高于省扶贫标准。省民政厅还依托三亚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低保一体化、特困供养一体化,以及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与最低工资联动增长机制,提升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及时出台《海南省2019年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建立专项治理工作台账,严肃查处“漏保”“错保”和近亲属备案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截至2019年10月,将6.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予以兜底保障。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聚焦脱贫攻坚 全面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质增效的通知》,提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头看”、完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优化社会救助服务、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等5项举措,并明确了每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省民政厅积极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推行“互联网+救助”APP平台,畅通群众申请、查询渠道,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审批权下发到乡镇,实施低保主动退出渐退期制度,对主动申请退出的,按照原救助标准给予3个月的渐退期,着力打造“快捷救助”“阳光救助”。结合试点工作,起草《海南省城乡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形成低保、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梯度救助格局,进一步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

  与此同时,省民政厅依托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和扶贫系统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或特困进行兜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动态管理大排查,通过线下入户核查与线上信息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在册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进行逐户核查,全面提升救助精准度。

  优化资源配置 共建社区治理新机制

  省民政厅坚持把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倡导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和征集评比活动,编印出版《海南省社区工作法和村规民约汇编》,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三年大会战,净化村居治理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创建大社区综合服务新模式,聚合政府各部门延伸到城乡社区的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相融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优化提升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推动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实现“一窗通办”,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目前,全省已有13个市县正在运营和建设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亚市将在2023年建成32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全覆盖。

  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的原则,海南以设“居”的模式,在垦区49个农场(单位)设立95个“居”,制定全省统一标准的事权事项和授权清单,承接农场移交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顺利完成国有农场社会管理职能属地化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服务总人口超过百万,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坚持党建引领 服务幸福美好新海南建设

  海南各级民政部门积极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新形势新要求,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全省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8139个,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海南省民政厅注重强化党建引领,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成立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建成集党建工作咨询指导、党员活动服务、党员信息管理、党员培训教育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社会组织开展党务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规范党员发展流程,编写党员学习教育资料,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省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平台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项目支撑、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踊跃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行动,2019年全省社会组织在产业、教育、健康等脱贫攻坚领域共投入资金1.88亿元,使27万名贫困对象受益。

  如何让社会组织成为政府的人才库和智囊团,使其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海南省民政厅在思考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行。2019年4月,登记成立了开展国际企业服务、招商代理、引进外资等经贸活动的社团组织,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建成上下联动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搭建开展培训交流、政策咨询、项目对接平台,着力孵化培育、助力发展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出台《海南省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目前,全省直接登记成立四类社会组织581家,15家行业协会商会制定了行业公约、建立了纠纷调解委员会,社会组织协调组织25家海南本土企业参加国际商务交流,为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多元养老服务 擘画天涯最美夕阳红

  截至2018年底,海南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已经超过14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2%。为应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海南各级民政部门加快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逐步推进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老年人幸福指数。

  省民政厅着力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在海口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海口4个区21个街道所辖社区全部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依托镇敬老院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将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地区推广,实现了全市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大力开展“长者饭堂”助餐服务试点,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午餐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社区独居、孤寡、失独、失能、失智等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

  为满足养老服务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带动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海南一年来先后投入资金 7370万元,改造农村敬老院,新改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如今的海南民生蓝图上,198家养老机构、178所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勾勒出最美的夕阳红。不断完善高龄补贴制度,2019年为1366名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补助金1172.3万元,为22.2万名高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93亿元。(本版文/图由海南省民政厅提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6)

Baidu
map